
香港政府推動「易行城市」建設,以中環及深水埗作為試點,提出多項改善行人網絡措施,包括在中上環開闢更多行人專用區。放眼世界,不少先進都市都倡導「易行城市」概念,視之為可持續發展一環,香港道路車多擠塞,良好的「易行城市」規劃,可以鼓勵公眾多步行、少坐車,為減排出一分力。

中環擬設行人專用區
運輸署中環試點包含五項建議:一、中環核心區內,改善德輔道中及皇后大道中的行人環境,增加步行空間,同時優化行人通道連接大型公眾停車位設施,減少車輛進入核心區;二、上環核心區包括禧利街、永樂街及高陞街一帶,優化過路設施及擴展行人路;三、太平山街區內,透過悠閒式街道設計,包括美化街道和增加行人標示,讓市民和遊客更易到達這個充滿歷史及文化氣息的地方;四、與海濱連接,通過擴展西消防街一段海濱長廊,連接港澳碼頭等。
據報導,其中最受矚目是行人專用區的建議,該署提出設立「文化、歷史及娛樂街區」,把荷李活道、擺花街、蘇豪一帶及南北走廊如砵典乍街,連繫大館、PMQ元創方及其他主要景點的行人網絡,設置部分時間行人專用區。


深水埗車速擬限30公里
深水埗為「易行城市」另一個試點,當局提出八項主要行人改善建議。首先,會設立市集街區,由於區內繁忙商店市集零售活動令行人流量非常高,人車爭路情況常見,故建議市集街區內的路段,即介乎欽州街及南昌街之間的元州街、福榮街、福華街、鴨寮街、 汝州街、基隆街、大南街;以及介乎大埔道及荔枝角道之間的桂林街及北河街,試行每小時30公里低速限制區,以提升行人安全;同時建議優化市集街區內部分路口設計、以及將桂林街及北河街的部份時間行人專用區向南擴展至荔枝角道等。


其他建議包括設立「通州綠色走廊」,並局部擴展行人路和過路處,藉此鼓勵市民以步行探索這個小區。
相關文章:
港房價指數持續攀升 恐將出現泡沫化
港預售屋涉1.1萬件 新界區成未來供應重鎮
提供最專業海外投資資訊的平台:全球房產新聞網
即刻追蹤新消息:全球房產新聞網臉書粉絲團
文章取自:香港01